“平價”時代的光伏行業

2019-10-10

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正在發揮"市場化"的力量,代替補貼這種"強制性"的力量,推動越來越多地區的光伏需求的"自然"增長,如美洲、南亞、中東等多個地區,正在接過中國的接力棒,成為光伏市場的下一批增長主力。

作為清潔能源的光伏發電,一旦制約其發展的成本問題解決了,需求就會迎來爆發式增長。真實情況會是這樣嗎?

一方面,平價以后,光伏相較于傳統能源的競爭力開始顯現,而且"平價"并非終點,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仍將持續,因此基于光伏發電自身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能源替代需求占比將得到提升。相比過去的"補貼依賴",這種市場化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下的替代需求會更加穩定可靠,大趨勢也不會輕易改變。

另一方面,平價之后,整個產業的成長環境可以得到改善。對于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平價之后降價壓力趨緩,波動性相較于過去將有所趨緩,預計歷史上存在的那些盈利異常值將不會再出現。同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會得到修復,企業的現金流將優于歷史任何一時期。

但是,"平價"并非意味著短期內需求的爆發式增長?,F階段,光伏設備仍屬于面向B端的工業投資品,行業很難短時間內賺取壟斷的超額利潤率。同時,光伏能源的不穩定性、儲能技術瓶頸、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對既有利益格局的沖擊等都是制約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